陈英南校长继而作了“继承、创新、发展,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”的工作汇报。他简要回顾了学校工会6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在座的工会工作者表示了诚挚的谢意。他说,60年承转启合,我们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,既有继承又有创新、既有规模又有特色。“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,每一项成绩,都离不开在座的各位新老工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。”对于新时期的工会工作,陈英南要求继续发扬传统、创新工作。要始终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,支持学校改革与发展;始终坚持心系教工、服务教工,理直气壮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;始终坚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,培养造就一支识大体、办实事、能奉献的工会干部队伍。“这些都是我们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历史经验”。今后,要进一步加强二级工会的建设,深入推进二级学院民主管理、院务公开,推进“教工小家”建设,让教职工们切实感受到工会是“职工之家”。
会上,朱裕贞、严洁、王光先、丁西三、赵雪华、生杰灵等工会老领导,满怀深情地追忆起工会的发展历程,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,畅谈对工会工作的感想。他们为工会在服务学校、服务教职工所作的努力及贡献感到欣慰,认为校工会近些年在推进民主管理和职工活动中取得了长足发展。“希望工会工作继续走在上海高校的前面”。就今后的工会工作的开展,老主席们积极建言 。“各岗位工作很忙,工会活动设计要从时间上方便教职工,吸引教职工”,“建好奉贤校区的教工小家,让“小家”成为大家减压、愉悦身心的好地方。”“工会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去工作,在尊重中赢得信任,在服务中赢得支持,在奉献中看到成效。”座谈中,老主席们提得最多的就是“欣慰”、“热情”、“奉献”,在职工会工作者脸上不时露出“赞许”、“深思”的表情。会场中始终洋溢着和谐又不失热烈的气氛。会后,新老工会工作者在八角厅前合影留念。
学校工会的正式成立于1953年7月。至今,校工会由原先的16个工会小组发展成为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部门工会23个,工会小组191个。工会会员由建校时的2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名。